我国一半以上老年人购买过保健品,销售假保健品如何处罚?
根据中国保健协会的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目前的保健品年销售额约为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的消费量占50%以上。
调查显示,超过65%的老年人使用过保健产品。在获得保健产品的渠道中,近66%的老年人由于公司的营销和广告购买了保健产品。
小编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大学生被“洗脑”后变成骗子,再去给老人“洗脑”行骗。
毕业后,他来到一家“生物科技”公司,后来知道这实际上是保健品销售。
与公司签订合同后,被安排参加为期一周的封闭式培训。培训结束后,他被送往已经开放了6年多的“养生馆”进行研究。有些老年人已经购买了5年以上的保健产品。
他还透露,保健产品不能说是保健产品,他们会说“保健食品”,而用“食品”这个词,老年人将很容易对此放松戒备。
为了研究客户,他们每天晚上六点关门时会举行一个五小时的会议。四到五个人琢磨一个老年人,分析他们的个性,家庭和收入状况,并为第二天制定计划。计划的内容包括确定与老人的下一次聊天的主题。有时会很细致,具体到再次见面后第一句话和老人怎么说,以及老人在回复不同情况后应如何应对。
保健品销售其实有很多门道,如果是正规的不对老人有什么危害,还是可行的,但是如果销售假冒的保健品,肯定会受到法律的惩罚的。
【法智普法】销售假冒保健品犯了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法智律师网总结:
根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来源:今日头条原创账号法智律师网
2969
临时身份证是可以办理贷款,但是一定是在临时身份证的有效期内。在法律上,临时身份证的效力和身份证是等同的。 临时身份证是可以办理贷款,临时身份证的有效期在3个月内,如果还在有效期,申请贷款是不受影响...
根据合同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纠纷适用法律问题的若干意见之规定,民间借贷纠纷案件中原告起诉民间借贷,除提供借条外,还需提供银行转账记录或其他证据。 如果原被告经济交往频繁且涉案金额较大原...
失信人被列入执行黑名单之后,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有关信息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中删除: 1、是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 2、是与申请人或者申请执行人达成了执行和解协...
由于供热服务的公益性,供暖合同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供暖方和取暖方不能单方行使终止权。 供热单位应持续整体供热,在采暖方欠费时,供暖方不能随意推迟、中止供热或者提前结束供热。 在业主未按期缴纳...
转包与分包的区别:转包是原承包方将其承包的工程全部倒手转给他人,自己并不实际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 分包是总承包人只是将其总承包工程中的某一部分或几部分包给其他承包单位,总承包人仍然要就总承包合同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