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
[登录] [注册] 律师入驻
  • 律师入驻

    手机浏览

    手机扫一扫,浏览更便捷

    或在手机浏览器中输入
    www.fadoudou.com

  •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律师

    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律师 微信扫一扫,随时问律师

    关注微信公众号
    随时问律师

  • 微信扫一扫,发现身边律师

    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发现身边律师 微信小程序找附近律师

    或搜索微信小程序
    找附近律师

专业的法律咨询与律师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法律知识>学知识

劳动合同期内累计三次警告处分可以解除?

发布时间:2020-09-30 10:23:51

阅读量:14651

  


一般的企业在规章制度中都会规定在一定期限内某一等级的处分达到多少次即自动升级为高一级的处分,甚至有的处分累计到一定次数,即可自动升级为解除劳动合同的处分。而关于这个期限,有个企业规定是“1年内”,有的企业规定是“连续12个月内”,有的企业规定是“2年内”,甚至有的企业规定是“劳动合同期内”甚或“在职期间”。

  那么,上述关于期限的规定,是否只要企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后,就可以成为企业管理员工的金科玉律,具有完全的法律效力呢?其实并不然。

  

一个案例


  笔者今年上半年处理完的一个劳动争议案件即涉及到此争议点,即企业累计并升级处分的期间,究竟可以设置多长时间?

  江某于2010年7月1日进入某日资企业的G公司从事操作工工作,由于江某未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总是违反公司多次对其教育培训过的作业程序,造成多次作业事故和产品损失,故G公司分别于2015年10月28日、2017年2月28日、2017年3月22日对江某处以警告处分,并因最后一次警告处分时,江某所受警告处分已经累计满3次,符合公司关于“劳动合同期内累计受3次或3次以上警告处分的,属于严重违纪”的规定,故公司以严重违纪为由解除了与江某的劳动合同。

  江某对此决定不服,提起劳动仲裁。江某在仲裁过程中对于公司提交的3次警告处分的证据均无异议,但认为关于“劳动合同期内”的相关规定不合理,不能给员工改过自新的机会,严重侵害了员工的合法权利。

  而笔者向仲裁员申明,规章制度经民主程序制定,应该合法;即使关于“劳动合同期内”的规定不尽合理,但江某第一次的处分和最后一次的处分仅仅相隔不到1年半,仍在一个合理的期间内,公司以累计三次警告处分作为严重违纪解除劳动合同并无不当。最终劳动仲裁委采纳了笔者的意见。

  

一点思考


  虽然案件胜诉了,但也引发了笔者对处分累计期间的合理性的思考。

  虽然目前的法律法规对企业内部规章制度的具体内容的合法性并无明确规定,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明确“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似乎只要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都可以为企业解除劳动者的依据。但实践中劳动仲裁委及人民法院对于规章制度内容的合法性和合理性还是会进行一定的审查,以防止用人单位借民主程序的合法外衣掩盖以过于苛刻的规章制度侵害劳动者权益。

  如规定累计的期间为“劳动合同期”甚至“在职期间”的,且劳动者在企业长期在职的,存在着为了10多年前所犯的错误买单的可能性;并且如1个劳动者因工作10年累计3次警告处分,与另一个劳动者工作1年累计3次警告处分,无论从其主观恶意还是客观上给企业造成的影响,两者的程度都是完全不同的,如果都因累计满3次警告处分而升级为解除劳动合同的处分,对前者是极不公平的,也不利于保持企业内部管理的合理性。

  有些观点认为应当根据是否在一个劳动合同期内来判定处分累计升级的合理性,笔者对此也不敢苟同。因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带来企业经营管理思路和方式的多样性。有些企业是先签订2期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3期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些企业直接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而在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中,期限的长短又各不相同。如果仅以是否在一个劳动合同期内来判定处分累计升级的合理性,则又会因为劳动合同期限的问题导致新的不合理性。

  故此,笔者认为应当以累计的具体时间周期来判断处分累计升级的合理性。

  

一点建议


  实践中,对于1年以内处分累计升级一般均无异议,而对于2~3年的累计期,可能就会存有不同的意见。

  因此,笔者建议最好将处分累计的期间控制在1年以内为好,实在希望延长此期间,也最好控制在2年以内。对于有些企业担心周期太短不利于解除问题员工的观点,笔者认为企业管理不应以解除为目的,而是应当对有错误的员工及时发现即使纠正,才能使得企业规章制度有一个良好的导向作用。如果希望利用规章制度给管理者创造更多处罚员工的空间,希望手上有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员工头顶,根据管理者的意愿随时“下手”的,最终可能反而让因犯过错误受过处分的员工失去改过的机会,也失去了改过的意愿,或者使其走向另一个反面。既然企业管理者想对员工为所欲为,那员工也会想尽一切办法来钻规章制度的空子,即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另外,对于处分累计期的描述,不建议直接写“1年”或者“2年”,因为直接写“1年”或者“2年”的,存在着日历年度和实际经过的时间期间的歧义。为了避免此歧义给企业在处理违纪员工时带来法律风险,建议将“1年”描述为“连续12个月内”,将“2年”描述为“连续24个月内”。


来源:微信公众号“绳墨有斐”



来自:仟律网

2254

相关分类: 济南市推荐律师 劳动合同期内累计 刑事犯罪辩护取保候审刑事诉讼

发表评论

用户评论

精选问答

灵活就业合同可以随便盖章吗?

灵活就业合同可以随便盖章吗?

律师解答 灵活就业合同不可以随便盖章,合同双方盖章签字就具有法律约束力,并且灵活就业合同因此而生效的,是具有法律效力的。如果之后发生违约行为的,行为人需要因此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赔偿损失。...

时间:2022-06-09 13:45

2184次阅读

加班调休有效期多久

加班调休有效期多久?

律师解答 加班调休没有有效期,加班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加班工资。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加班调休的有效期,但规定了劳动者如果在工作时间以外,进行加班的,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加班报酬。...

时间:2022-06-09 11:19

1848次阅读

建筑工地农民工交税吗?

建筑工地农民工交税吗?

律师解答 达到个人所得税起征点5000元的,需要交税。建筑地的农民工如果工资达到5000元的,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但建筑工地工人的工资普遍较低,大多没有达到5000元的起征点,因此基本不需要缴纳个人...

时间:2022-06-09 11:03

1932次阅读

工资没发告劳动局拿回几率大吗?

工资没发告劳动局拿回几率大吗?

律师解答 工资没发告劳动局拿回几率较大。公司没发工资,劳动者可以和公司进行协商;协商不成,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并且给予赔偿;仍旧拖欠工资的,可以向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

时间:2022-06-09 11:03

1163次阅读

劳动辞职不批怎么办

劳动辞职不批怎么办?

律师解答 辞职不批的,劳动者可以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不需要获得用人单位的批准就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果提前30天向单位发出了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即使单位不批准签字,也可以在30天以...

时间:2022-06-09 10:51

1091次阅读

李东明律师

李东明律师

工伤、人损、交通事故、合同纠纷、合同审查、尽职调查…

咨询我

热门推荐

未请假9天缺勤,被除名后交来医院证明,公司要赔钱吗?最新案例|认定工伤前公司注销,怎么办?人社部关于2021年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核定基数的通知哭死!签完解除合同协议后发现怀孕了,能反悔吗?最高院:董事长与公司之间是否也可以构成劳动合同关系?重要!最高法《劳动争议新司法解释(一)》5个法律问题解读工伤私了协议赔偿金额比法定标准低27万,能要求公司补足差价吗?最高院关于工伤案件的7个裁判观点员工拒绝去指定医院复查,所休病假算旷工?(二审判决)高院:领了社保补贴后又告公司未缴社保要补偿不诚信!农民工工伤获赔180万律师拿90万,官方最新回应!下班回家没带钥匙进不了门,去找女朋友拿钥匙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算工伤吗?入职前已登记结婚,入职后竟然还能享受15天婚假?(二审判决)最高法终审判决:单位承担工伤责任不一定要有劳动关系员工做变性手术被公司按旷工解雇,法官判出史诗级判例员工想报复领导,却认错人误杀了同事,受害者算工伤吗?6个案例讲明白:签完劳动合同没给员工,要付二倍工资吗?奇案!员工在女厕所喝下洗厕剂中毒被认定工伤,官司打到高院!法院判决:嫖娼被抓不能来上班不属无故旷工哭死!员工申请辞职,公司2个月后才通知离职,结果赔了11万!员工迟到、早退途中发生的交通事故,是否构成工伤公司未按法定标准缴社保,员工被迫解除有经济补偿吗?(高院再审)下班去男朋友那住,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是工伤吗?男子连续加班公交车上抽搐晕倒 工伤如何认定?高院:员工承诺不缴社保,事后反悔要补偿违反诚信原则!2020版:29种情形工伤认定汇总劳动争议纠纷中拖欠工资事实的认定律师提醒:很重要!工伤赔偿,记住这7个时限工伤赔偿纠纷有必要请律师吗?入职时谎称已育并虚构子女信息,公司能否以不诚信解雇?有效解决劳动争议方式有哪些?【工伤赔偿】已获案外人赔偿的,能否再主张工伤双重赔偿?劳动纠纷案中用人单位败诉十大风险提示2020,工伤赔偿清晰明确5步走劳动者提起劳动纠纷诉讼应该注意什么?